女性在月经期间,子宫内膜释放出较多的组织激活物质,将血液中的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,形成具有抗凝血作用的纤维蛋白溶解酶,同时体内的血小板数目减少,因此身体凝血功能降低,不易止血。女性在月经期拔牙或做其他各种手术,都可能发生大出血。另外,月经期间妇女的痛觉神经比较敏感,全身抵抗力相对较差,拔牙容易发生感染,严重的还会导致干槽症的发生。因此,女性在月经期间最好不要拔牙。
处于更年期的妇女,随着骨骼中钙质的丢失,牙槽骨易出现疏松和萎缩,其结果就是牙齿周围骨质萎缩,其表面的牙龈也会出现萎缩,牙根逐渐暴露出来,牙齿遇到冷热酸甜就会感到疼痛。暴露的牙根还容易发生龋齿,所以在更年期前后,妇女特别容易发生口腔牙病。另外,更年期妇女的唾液分泌会减少,口腔自洁作用减弱,还容易发生口腔粘膜疾病,如口腔粘膜干燥、复发性粘膜溃疡、口腔扁平苔藓等。所以,女性在更年期需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,去除菌斑,每天按摩牙龈,从而预防和延缓牙槽骨的萎缩。
女性的牙龈是雌激素作用的器官之一。有妇科病的女性往往内分泌紊乱,通常都伴有牙周炎。流行病学调查表明,有妇科病的女性,其口腔中的细菌比正常的妇女高3%至5%。因此,有妇科病的女性应注意口腔卫生,维持牙齿健康。
怀孕头3个月和后3个月一般不拔牙,怀孕初期拔牙易引起流产,怀孕后期拔牙易诱发早产。孕妇可在怀孕的4至6个月时处理必须治疗的牙病。另外,孕期由于激素作用,原有的牙龈感染容易加重,发生妊娠期龈炎。因此,最好在怀孕前做好全面的口腔健康检查,避免孕期牙病的发生。
经常有些老人告诫产妇坐月子时千万别漱口刷牙,否则牙齿会受“惊”。在农村,这种说法更为流行。其实,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。实际上,产妇更应该注意刷牙、漱口,保持口腔卫生。 一般产后的妇女身体的抵抗力都比较低,所以都会一日多餐,有时甚至夜间还有加餐,产妇若不通过按时认真的刷牙漱口以清除牙面及牙缝的食物残渣,则很容易为细菌提供温床,进而产生龋齿、牙龈炎,甚至急性牙周病等口腔病变。另外,由于产妇一般活动较少,睡眠时间较多,唾液分泌量相应减少,故唾液对牙齿的冲洗作用也小,牙齿的自洁作用下降,也较容易产生龋齿。 此外,产妇刚生产后可能感到疲乏,此时可用盐水、温茶水等漱口。一旦体力初步恢复,应尽早恢复刷牙,清除口腔的污物。产妇刷牙时应用温水,不要使用凉水,牙刷要选用软毛牙刷以免损伤牙龈。此外,产妇在饮食上要吃含纤维较多的蔬菜、瓜果,如韭菜、芹菜等,这对口腔的自我清洁也是有益的。 |